家校共育

立足“三心”,敢于胜利

2020-02-19 21:02:54 风云 228

立足“三心”,敢于胜利

这里的“三心”是指信心、静心、恒心,希望同学们在这短短的170多天内,敢为人先,誓夺高考新胜利。

Ⅰ、信心

信念也像指南针和地图,指引出我们要去的目标,并确信必能到达。然而没有信念的人,就像少了马达缺了舵的汽艇,不能动弹一步。所以在人生中,必得要有信念的引导,它会帮助你看到目标,鼓舞你去追求,创造你想要的人生。真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像信念这样,影响我们如此巨大。人类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信念的历史。像穆罕默德、哥白尼、哥伦布、爱迪生或爱因斯坦等人,他们何尝不是改变历史,也改变我们信念之人。

1、回避有害刺激

有的同学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谁不希望自己学习好呢?关键是我学不好!” 事实上,信念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束缚你的信念,也可以选择支助你的信念。换而言之,如果你相信会成功,信念就会鼓舞你达成;如果你相信会失败,信念也会让你经历失败。

虽然当今推行素质教育,但是高考升学率是一个始终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社会给学校一个无形的压力,人们把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这无意之中会对一部分学生构成心理上的伤害,例如:①考试伤害,考试可以成为一种统一有效的客观方法,测量所有孩子的学习程度。如果考试被恰当地使用,可以成为评估教育水平的一种辅助;但如果考试让大量的学生被社会认为是失败的,它就不再是一种辅助,而更多地呈现其消极作用,但很少有提到“安全”高度的。细想起来,我们的考试制度和方法,对很多孩子是“不安全”的,对他们的心理不安全,对身体也不安全。②语言伤害,课堂上扼杀了你的思维,老师或家长的训斥,“你这种人一辈子没有出息”,同学们的鄙视;俗话说,良言一句三九暖,恶语一句三伏寒。动物如此,人亦同样。语言伤害,刺伤的是心、是灵魂,有时它超过肉体所遭受的侵害。伤痕留在心里,表面不露痕迹,但几十年后仍在隐隐作痛,甚至把受伤者改变成一个惯于伤害人的人。由于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伤害,一次次绝望,要想在内心形成追求成功的意念,实在是难如登天。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很少有人能够不因社会环境的偏差而表达出公正的意见,然而绝大多数的人连公正的想法都没有。”就这样大多数同学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如何从这一怪圈挣脱出来?

首先我们应当正面回答下列问题:我是好学生吗?我是守纪的学生吗?世上之人,大抵可分为四种:无私奉献,造福人类,为理想和信仰奋斗终生的是伟人或圣人,他们代表的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讲文明、懂礼貌、爱国家、爱亲人、诚实守信、与人为善、恪守社会公德的是好人;遵纪守法,碌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是凡人或庸人;违法乱纪,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是坏人。人生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也许我尽力而在高考中有希望,也许今年我与高考无缘,但我可以打好基础为明年高考创造条件……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分子,就要为某个集体或某个团队,为社会这个大家庭全心全意奉献每一天。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分子,虽然不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但是可以在你的社会上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尽你的全部能力为你所属的集体或团队,为社会这个大家庭全心全意作出最大的贡献,希望大家别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害人害已,为净化班风贡献力量。

在纽约的一条线路的公共车车次太少(每30分钟一趟),人们纷纷到市政府投诉,由于诸多原因不能增加车次,只好在站台上塑了很多打瞌睡的雕像,后来这件事终于平息了,原因是市民们站在站台上就想打瞌睡而不感到等车的烦燥。这是所谓的“暗示效应”和“群体效应”在起任用。同理,良好的班风常常表现为:有健康的舆论。风气正,学生的言论行为礼貌文明,志趣爱好健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及卫生习惯。正义感和集体荣誉感强。治学严谨,学习气氛浓。学生尊师好学,刻苦勤学。教学秩序稳定,学风考风正,无抄袭、舞弊现象。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竞争健康、激烈。班干部团结协作,率先垂范。班委会、团支部密切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班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各司其职。班级工作逐步形成疑聚力和自治力。这种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级师生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群体的共同努力所形成的一种行为高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面貌,对全体同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时时处处都存在着。良好的班风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班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2、获得成功的体验

“人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 “可人成就,在于信念大小。”——柴可夫 。卓越的要诀就在于,选择能引导你成功的信念,丢掉会扯你后腿的信念。自信心是一种原动力,它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特别是身处逆境的人,有无自信心更显得重要,往往起到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 因此希望你趁早树立自信心。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再具体些,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追求…… 那么如何建构自信心?

如果你那次成功,就很容易建立会再成功的信念,此所谓自我激励。“马太效应”。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成就理论认为,要促成一个人的“成就动机”,一方面要激发其成就需要感,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增大成功的诱因值,另一方面又要克服其回避成就(即害怕失败)的动机,降低失败的可能性,消除失败的诱因值。提高自信心的方法很多:考试目标期待适当、积极自我暗示、加强实力等。俗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只要有坚实的基础作后盾,心中自然就不会怕,这样才能抓住多次成功的机会,达到实现自我激励的目的,形式良性循环,自觉地学习、主动地适应高考,从而以优异的成绩向家长、学校汇报!

(1)、认识自我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一些人把因自己学习成绩差而怨天尤人,事实上我们来看一下:①考试与能力等值吗?一些考试可能太强调记忆和反刍,而不是真正的理解,与高考能力要求反差太大,高考考学生6大能力(记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而平时命题中出现的反差,导致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不恰当的评价等。 因此,平时考试成绩不理想只能反映你的知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但并不等于高考没有希望;②“商丘神话”;③我校进入鼎兴学校后成为该校升学的主力军;④本届与上届相比,我校的优势在哪里:抓得早(上届由于申重的原因,把学校中心工作放在教学上不过是一期)、条件好、劲头足、效果佳。所以每个人都应当反思一下自己成绩停滞不前的原因。

(2)、强化责任

有了责任,就有了使命感;有了责任,才能产生自豪感;有了责任,平凡也能蕴育璀璨。责任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是做人必备的品质。 对爱情负责的人,真诚而又浪漫;对家庭负责的人,专一而又宽容;对社会负责的人,坚贞而又崇高;对工作负责的人,敬业而又无私。

由于我国的人口政策,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受到溺爱,缺乏惩戒或受到不一致的惩戒;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从未受到挫折,因而没有能力尊重与关心他人。我们当中确实存在一些人格缺陷的人。人格缺陷是学生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第一种即:主要表现是自私自利、无责任心(学习的责任心、锻炼的责任心、劳动的责任心等),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他们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同学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甚至“连哄带骗”的情况下才来学习的。他们认为自己“委曲求全”来学习,是在为父母和老师作“贡献”,经常会威胁“我不给你读了”。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二种,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上课时既没有认真听讲,也并没有其他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难重重。这样的学生本身对学习不在乎,往往又由于他人不愿与之交往而无人帮助,结果导致学习的严重困难。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人格缺陷一般都是后天教养的产物。当你看到父母为你挣学费含辛茹苦的样子,你可曾想到在你肩上的学习责任,所以应当树立正确考试观、学习观,要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每月考试前进多少名次,赶上哪些短科)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立足效果

每次考试下来,你关注是的是绝对成绩(分数)还是相对成绩(排名)?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原因是教师差异、教学进度的快慢、陈题的多少等,然而有许多同学由于短科的制约,导致成绩停滞不前,你不妨看一下把短拉长的例子。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然而,当初他选择读物理专业,不是因为专长,而是出于一个年轻学子的爱国情感。考清华时,钱伟长的国文和历史特别出色,每门都是100分,而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极差,四门加起来只有25分,其中外语是0分,物理是5分。基于这种情况,他自然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清华大学中文系。

挑好志愿的第二天,“九·一八”事件爆发。钱伟长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救国,于是要求改学物理。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不堪他的纠缠,终于答应。不过,他与钱伟长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如果一年内钱伟长的数学微积分和物理成绩在70分以下,就将他退回中文系。

钱伟长是一个非常用功的人,除了吃饭、睡觉,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业上。加上吴有训有心栽培他,经常教给他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第一学期结束时,他的物理及格了;学年结束,数学、物理、化学、外语都追到80多分。清华本科毕业后,他考取本校物理系研究生。后来出国留学,1942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扬长避短是一般的“通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从短处进攻就一定不会成功。“长”和“短”并不一定互为对立面,钱伟长在物理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应该与他语文基础好、理解力比较强有关系。

有人说,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意思是一个人的短处会制约他的成功。然而,换个角度来看,那块最短的木板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来“加长”的。钱伟长的故事就是一个明证。如果钱伟长是伟人,那么再看一个普通人的例子。

郭荣庆,一个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的人,15年来靠蹬三轮车和卖菜为生的人,现在却是中国社科院正式录取的一名研究生。12月5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8月,自己回山东老家的村子,为两个月后去社科院读法律研究生准备材料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是真的,除了他的父亲。所有人都半信半疑,甚至有人怀疑,郭荣庆一定花钱办了假证。直到有电视台来村里采访郭荣庆,人们才相信他确实考上了。

(4)、讲究效率

“教材翻烂了,重点背过了,眼睛熬红了,人也累瘦了,你能说我不刻苦吗?可就是考试不及格,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为此困惑不解,万分苦恼。还有相当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

我们分析起来,这恐怕是这些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缘故,导致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


当然不可否认,学习需要勤奋刻苦,因为勤奋是治学之根,成才之本。没有百折不挠的坚韧拼搏,没有孜孜不倦的刻苦攻读,企图轻而易举学习成功,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勤奋刻苦,而不讲学习方法,并非学习良策。就读书学习而言,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只有苦学加巧学,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适应考试的特点规律,才能达到最佳治学境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时间的有限性。关键是开发你的学习潜能,而学习潜能的一个源泉是学习能力,那么什么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等同于聪明程度,也可以指会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义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生学习策略失当,将会导致学生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等一系列严重的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策略失当的常见表现是:不能同时运用眼睛、耳朵、嘴巴和手等多种感官;复习形式单调;死记硬背、不动脑筋;看书不做记号、听课不做笔记;不会有效利用时间。 ①科学记忆法。说记住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只需一句话:“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粮食往外拉”。在具体应用中要不断重复强调学生眼到、手到、心到,采取得力措施要求他们在课本上做记号,认真记笔记。、 ②“1×3”纠错法、 ③   “1×5”学习法、④、“1×3”思考法、⑤“记错本法”⑥合作学习模式。许多学生可能已经发现,当自己和同学讨论一个问题时,双方均获益非浅。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提问,互相纠正错误和遗漏。关于这种学习方法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解决问题的学生,其学习和保持都有效得多。最终达到:①熟读(牢固记忆基础知识);②读懂(理解知识,就是要对于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要 “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涵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③读薄[如果把我们的头脑比作是图书馆,头脑中的知识就是一本本的藏书,当我们要找到一本书,首先图书馆中必须有这本藏书。其次,这本书必须是编码后类归存放的,否则即使有这本书你也找不到,而且没有经过编号归类存放的书越多,将越会干扰对其他书的寻找。所以,抓住点(从“五个一”入手:“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解、一个实例、某一生理过程或现象”),连成线(抓纲理线,针对每章内或每个专题内分数的知识点,从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上,结构概念上有机的串联,形成纵向的知识主干),织成网(以学科内知识的整合应用为目的,将连成线的知识在章内、专题内横向联系,在生物科内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以达到跨节、跨章、跨科的整合应用)]。

、静心

心要静,戒浮躁。三国时期,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耐不住寂寞,抗不住诱惑,必然管不住自己。比如:浮躁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态,一旦沾染上浮躁之气,就会沉不下心,稳不住神,心猿意马,魂不守舍。这种心态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学习上浅尝辄止,一目十行。只有潜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学,有所获,有所成。

高中三年级学生十大烦恼

⑴学习负担过重,整天游于书山题海之中。

⑵学习成绩下降,考试成绩不好时,遭到老师家长的冷眼和训斥。

⑶男女同学有相处的愿望,又不知如何相处,怕别人说三道四。

⑷犯一点错误老师常常当众批评,揭老底,算总帐,找家长,很伤自尊心。

⑸每逢考试,老师、家长一起压,订指标,下禁令,不让看电视,不准自由活动,心情沉重。

⑹做出某些成绩,有的同学讽刺挖苦,或身体有某些缺陷,遭到一些人的嘲笑。

⑺向老师提出正确意见时,往往不被尊重。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压抑。

⑻学校生活单调,课外活动少,同学感兴趣的事,往往没机会参加。

⑼对异性产生了“朦胧的爱”,而不能自拔。

⑽一些有封建意识的家长,或为学生订早亲或让学生辍学。

请你记住:

我心情不好,只因为我们自己,而不能怪天气;

我焦虑,只因为我们自己,而不能怪环境压力;

我恐惧,只因为我们自己,而不能怨楼层太高;

我担忧,只因为我们自己,而不能怨环境复杂。

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

①咨询法:对学习中的难点要及时找人求教,千万不要自己苦钻牛角尖;心理有了障碍也要及时通过心理咨询加以排除,理顺心气,消极情绪有碍复习。

②放松法:出现紧张情绪反应时用听听轻松的音乐或专门的放松疗法磁带,调节一下情绪后再继续复习。

③轮换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制定复习计划,在时间长短、学科轮换等方面合理安排,使自己保持在兴奋状态下有效地进行复习。

④遗忘法:对与应考无关而又难以忘记的事情向朋友或面对镜子宣泄一番,然后遗忘掉,留下积极的应考情绪专心复习。

、恒心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学苦读者枚不胜举。大凡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勤学苦读的结果。勤学苦读作为一种传统,作为中国人文精神的一种很深的积淀,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在学习和求知上来不得半点虚伪,也无任何捷径。不可否认,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可以帮助求知者更好地学习,但是勤奋刻苦的求知精神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我们呼唤出现更多的张立勇、许振超,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

1、强化练习

学习靠感悟、熏陶是出不了成绩。有些同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败”,究其原因是缺乏适度练习。这是因为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技能和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没有训练,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如同游泳,你懂得了游泳的要领,甚至能够倒背如流,但如果不经过训练,跳到水里必然要被淹,要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就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完成。训练有助于形成灵活、广阔、缜密的良好思维品质。高考的问题情境一般都是新的,平时没有见过的,面对这种新的问题情境,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往往会显得一筹莫展,此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说“百听不如一练”。尤其注意练速度(练思维应变速度、练解题速度)。

2、战胜自我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起来,有时需要战胜懒惰;有时需要战胜自私;有时需要战胜挫折;有时需要战胜自满;有时需要战胜平庸;有时需要战胜自卑……

许多同学缺乏恒心和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情好时就看上几页,心情不好时就把书打入“冷宫”,如此一曝十寒,学一点,忘一点,零零碎碎,不成系统,在学习时浪费时间的现象很多,这主要是指一边学习一边搞其他事情。据心理学家调查,具体说来,有以下十种浪费时间的表现:①胡思乱想;②坐立不安;③东寻西找;④勤去厕所;⑤读写书信;⑥胡写乱画;⑦电视吸引;⑧抓耳挠腮;玩手机、吃零食⑨闭目打盹;⑩别人干扰。

究其原因许多人在有压力的情况时,常会去寻求其他的刺激来减轻内心压力,这一强化过程就形成上述种种不良的习惯。有人说:“天变一时,人性难改。”其实他们当时并不一定真正需要那些东西,只不过跟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呈现直觉的反应。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人想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行为,但总感到力不从心。其实他若能知道这种改变是需要透过下意识的行为,便可借由新心锚的建立,消除或取代旧的心锚,使自己重新具备所喜欢的习惯。

有的人“寻找昨天”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唏嘘不已,有的人喜欢回忆,说回忆比现在美丽;也有的人空想未来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办的习惯(甚至还要千方百计地找个理由来安慰自己),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在每一个“今天”累积、聚集更大的智慧与耐力,即使遭遇困难也能够有所突破。我建议你在今天多加一盎司力气。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其结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天壤之别。

“多加一盎司”在所有的工作中都会产生好的效果。如果你多加一盎司,你的士气就会高涨,而你与同伴的合作就会取得非凡成绩。要取得突出成就,你必须比那些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多努一把力,学会再加一盎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多加一盎司”其实并不难,我们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盎司”又有什么困难呢?但是,我们往往缺少的却是“多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一点点决心、一点点敬业的态度和自动自发的精神。

“多加一盎司”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秘密。在工作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需要增加的那“一盎司”。大到对工作、公司的态度,小到你正在完成的工作,甚至是接听一个电话、整理一份报表,只要能“多加一盎司”,把它们做得更完美,你将会有数倍于一盎司的回报。

 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不遗余力--加上那一盎司。多一盎司的结果会使你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约翰·坦普尔顿发现了这个秘密,并把它运用到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现在起,你也掌握了这个秘密,好好运用它吧!

“我已经竭尽全力了吗?或许我还有一盎司可加?”经常这样提问自己,将让你受益匪浅。

18岁是美丽的,而人生旅途最绚丽的一页却在生命的40岁时翻开。不要说40岁多么遥远,20年其实是弹指一挥间。信心和毅力能把你推向任何追求的目标。缺乏恒心和毅力,虚度今日,等待你的将是无穷的悔恨和遗憾。追求先贤成才路,浩瀚人间,我们将发现,40岁的辉煌来自18岁的志向和20年的血汗。珍惜你拥有的青春年华,好好地把握现在,才能赢得未来,才能将你如日中天的40岁构画得绚丽灿烂!祝同学们高考中捷报频传!

 


首页
校园新闻
教师园地
联系